字号: 大 中 小
“产假快结束了,没人帮着带娃,来参观哈尔滨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后踏实多了,这里师资专业,真是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难题。”家住哈尔滨市的柴冬玲在托育中心看着孩子和老师互动的场景,十分欣慰。
如今,像柴冬玲这样受益于托育服务的家庭,在我省越来越多。作为全国率先在生育支持政策上取得突破的省份,我省通过修订条例、出台补贴、纳入考核等举措,构建起“普惠为主、多元补充、专业支撑”的托育服务体系。
截至2025年8月末,我省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2个,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以公办、普惠托育为主体的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哈尔滨市更是成为东北三省唯一“全国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从普通家庭到特殊需求家庭,从上班族到边疆群众,都能在“家门口”找到适合自己家庭需求的托育服务。我省以政策创新与服务升级为抓手,构建起涵盖经济补贴、时间保障、托育服务、健康支持的生育托育保障体系,将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的生育友好氛围变为民生实景。
托育供给:多元模式开花,适配不同家庭需求
走进哈尔滨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不少家长正带着小月龄宝宝参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中心主要功能包括托育机构咨询管理、从业人员培训、产品研发设计、家庭育儿指导和婴幼儿早期发展等,并设置一定规模的托位。”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该中心发挥卫生健康部门在婴幼儿养育照护、健康管理、营养膳食、疾病防治和早期发展方面的资源与优势,打造成黑龙江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体系,推动区域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哈电集团托育中心则是“用人单位办托”的典型代表,该中心不仅为企业职工提供“带娃上班”的便利,还面向社会开放150个托位。该中心主任王梅说,这里的保育人员除具有经过国家严格考试及专门培训的育婴师、保育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还具有教师资格证。
“我们不仅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护,还融入康复治疗、早期发育指导,是‘医育结合’的创新模式。”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康复托育中心主任王立苹介绍,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普惠示范项目,这里不但配有特殊儿童保育技师,还配备了儿科医师、康复医生,设有沙盘游戏、语言认知等10余个训练区域。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人口处负责人表示:“哈尔滨托育服务已形成‘多元适配’的格局。目前全市各级各类托育机构达1013所,构建了‘1+N+M’格局,‘1’是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N’是区县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M’包括幼儿园托育班、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用人单位办托等,能全方位满足0~3岁婴幼儿家庭需求。黑河、鸡西、绥化等地的托育机构还通过‘公建民营’‘政校企合作’等模式,持续扩大普惠服务覆盖面。”
政策支撑:全链条设计保障,考核推动实效落地
托育服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我省“政策先行”的战略布局。我省在全国第六个印发了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率先将托育服务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给予立法保障,在全国首个制定黑龙江省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行动方案,以“八大专项行动”45项具体举措,为托育服务发展划定“路线图”。
“我们连续四年将托育服务主要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今年又将普惠托育服务、托育人才培养等3项重点,纳入2025年‘幸福龙江’20件民生实事,通过‘考核指挥棒’推动政策落地。”省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以来,全省投入6.99亿元,新增公办和普惠托育机构建设项目69个;哈尔滨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投资6800万元,建成后成为集“产教研”于一体的核心枢纽,提供150个普通托位和60个特殊儿童托位,为全省托育机构树立标杆。
政策红利还延伸到地市,七台河市以市妇幼保健院为基础,在全省率先成立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大兴安岭地区推行托育机构“居民价”用水用电,新林区、松岭区托育机构免费。
截至目前,佳木斯备案托育机构108家,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9806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6个;牡丹江市投入使用托位9841个,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项目总投资超1940万元,各地通过政策“组合拳”,为托育服务发展筑牢“地基”。
质量提升:人才医育融合,守护婴幼儿健康成长
“托育不是‘看孩子’这么简单,专业的人才和科学的模式,才能让家长放心。”省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扩大托育供给的同时,全省始终将“托育服务品质”作为核心,通过人才培养、医育融合、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我省还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设置幼儿保育、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将托育人才纳入培训规划,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医育融合”是我省发展托育服务的核心特色优势,全省正大力推动“医育结合”模式落地。目前已有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绥化、黑河5个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医疗卫生机构或妇幼保健机构建成,大庆、鸡西等6个地市正在建设,牡丹江、齐齐哈尔已立项。
此外,各地还加强托育机构监管,从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到卫生管理,全方位排查隐患,托育机构对孩子的饮食严格把控。
如今,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在普惠托育服务中健康成长。未来,随着生育支持政策的持续完善、托育服务的不断升级,黑龙江将进一步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跨越,让“幸福龙江”的民生答卷更有温度、更具厚度。(记者 周姿杉)